
科技日報:太鋼人的創(chuàng)新腳步
目前正在施工的全長近50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跨海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2016年建成后,將把珠海、澳門到香港的陸路時間從4小時縮短到45分鐘。兩年前,太原鋼鐵集團在與眾多國際鋼企的同臺競標中最后勝出,成為港珠澳大橋雙向不銹鋼螺紋鋼筋的四個標段中獨中三標的企業(yè)。在這個世界矚目的超級工程中,使用太鋼研發(fā)的雙向不銹鋼螺紋鋼筋就達到8000多噸。
港珠澳大橋橫跨零丁洋。此處海水中的氯鹽含量高達3.5%,超過國內其它海域,而且高溫、高濕,日照時間長,腐蝕環(huán)境嚴苛。在美國每年就有近200座橋梁因為鋼筋腐蝕而倒塌,壽命還不足20年。所以工程師們必須要找到一種強度高、耐腐蝕的不銹鋼筋。而在國內橋梁建筑史上,還從來沒有用過不銹鋼筋,更找不到這樣的生產企業(yè)。
太鋼早在港珠澳大橋開建之初,就已經嗅到商機,但在投標之前,必須要拿到一個通行證,這就是英國的CARES認證。該認證是鋼鐵行業(yè)的最高標準,也是太鋼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輝綿和他們的團隊確立的新高度。每平方厘米受力500公斤,還要通過500萬次的疲勞測試。
起初這兩個指標似乎有些高不可攀。通過對螺紋肋高和傾斜角度的不斷微調,對生產工藝中速度、溫度的細致拿捏,兩年下來,不銹鋼筋通過了北京專業(yè)機構的疲勞測試,大功告成。但新的問題接踵而來,按照設計不銹鋼筋需要這樣的連接套筒相連,而連接套筒一直是建筑行業(yè)的事,鋼鐵行業(yè)從未涉足。他們又開始聯(lián)系國內生產碳鋼套筒的廠家,嘗試做不銹鋼套筒。
王輝綿說:“這個鋼筋強度太高,一加工,就把刀具全打崩啦。”
經過反復周折,王輝綿的團隊終于找到了制定標準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專門設計出特殊刀具,加工出了達標的不銹鋼筋套筒,趕在港珠澳大橋競標之前通過英國CARES認證。2012年12月,太鋼與眾多國際鋼企同臺競標港珠澳大橋工程。
按照工程要求,通過創(chuàng)新研發(fā),設計鋼種、設計生產工藝,最后滿足了這個要求。拿到港珠澳大橋的訂單,這只是太鋼創(chuàng)新支撐發(fā)展的一小步。
從中國第一爐不銹鋼,做到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yè),小到家具、硬幣,大到核電站、三峽大壩、航天工程,從單一賣產品到成套賣服務,在太鋼人眼里,有了創(chuàng)新就能在鋼鐵行業(yè)“蕭瑟的冬季”實現自己的逆勢飛揚。太鋼始終在強調三個“第一”——首發(fā)、首創(chuàng)和首用。他們用獨特眼光發(fā)現一個創(chuàng)新點,用技術實力來做好這個創(chuàng)新點。實際上在技術創(chuàng)新之外,從品牌、企業(yè)組織、商業(yè)模式,一直到思維和體制的不斷創(chuàng)新,都在激發(fā)著太鋼人的創(chuàng)造活力。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12月24日,太鋼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自主開發(fā)生產的免酸洗汽車用鋼已具備批量生產條件。過去,同類產品主要依賴進口。高端汽車用鋼是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市場前景廣闊。為此,太鋼“打開后門”找用戶,立足現場找市場,太鋼目前不僅具備大批量生產免酸洗高端汽車用鋼的能力,且已與國內某知名汽車廠商合作試用,為搶灘國內高端汽車制造用鋼市場占得先機。
近年來,太鋼在充分利用世界不銹鋼工藝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實施了兩輪大的不銹鋼改造項目建設,實現了工藝技術裝備的大型化、現代化、集約化和高效化。2010年興建的寬幅光亮線,運用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低碳技術,可降低脫脂劑消耗10%,減少氫氣用量50%,較好地實現了節(jié)能減排;自主開發(fā)的30座罩式爐的投產,進一步提升了超純鐵素體不銹鋼的生產及質量控制水平。目前,國際最先進、最高效的雙流連鑄機已經竣工投產;世界速度最快的軋機——不銹鋼冷軋寬幅光亮線工程軋機也在2012年3月過鋼試車,填補了國內寬幅BA板的空白。
為充分發(fā)揮工藝技術裝備優(yōu)勢,太鋼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先后完成了高質量不銹鋼板材工藝技術開發(fā)、含氮不銹鋼工藝技術開發(fā)、以鐵水為主原料生產不銹鋼新技術開發(fā)、400系不銹鋼制造工藝技術及品種開發(fā)等重點課題,在不銹鋼制造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目前,太鋼已經完全掌握了以鐵水為主原料生產不銹鋼的工藝技術,鐵水轉爐爐內直接脫磷技術,不銹鋼冶煉自動控制系統(tǒng)和除塵回收利用工藝技術,不銹鋼超薄、超寬、超厚熱軋工藝技術,高附加值品種雙相鋼、高強韌細晶粒鋼等熱軋新技術,高等級熱軋不銹鋼工藝技術等。先進的工藝裝備集成與自主科技知識創(chuàng)新成果,為太鋼做強鋼鐵主業(yè)打下了堅實基礎。
先進科研成果的運用,使一大批“高、精、尖”產品成功投放市場,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得以大幅提升,為公司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太鋼新產品開發(fā)取得突出成績,T4003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95%以上;汽車排氣系統(tǒng)用超純鐵素體不銹鋼銷量突破14萬噸,市場占有率在70%以上;核電用不銹鋼銷量超過6000噸,成為國內目前唯一可向二代半核電項目成套提供核級奧氏體不銹鋼材的企業(yè);高牌號、高磁感冷軋硅鋼銷量突破15萬噸,連續(xù)數年保持國內第一;低溫壓力容器用9%Ni鋼銷量超過8000噸,完全替代進口;車軸鋼、車輪鋼、管線鋼開發(fā)也取得新成就。